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审核评估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审核评估知识篇)

发布:   时间:2024-09-02 07:57:05  浏览:


序 言

按照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统一的安排部署,学校将于2024年接受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提高全校和实践基地教职工对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知晓率、参与度,学院教务办收集整理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相关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全力以赴,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以高的水平顺利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本手册内容涵盖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基本概念、工作的重点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希望全部人员认真学习和理解本手册的内容,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新一轮审核评估与之前的合格评估、水平评估有什么区别?

合格评估:属于认证模式评估,主要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

水平评估:属于选优模式评估,主要是看被评估对象处于什么水平。

审核评估:属于审核模式评估,主要是看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自身设定的目标,强调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


2. 新一轮审核评估较上一轮审核评估有哪些突出特点?

(1)强化“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突出立德树人。

(2)夯实本科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明确教学改革目标引导。

(3)线上与入校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明察与暗访结合。

(4)强化服务与体验,构建“1+3+3”多维立体评价体系。

(5)建立持续整改机制,让评估结果“长牙齿”。


3. 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工作理念是什么?

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推进持续改进。


4. 新一轮审核评估十六字方针是什么?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


5. 我校选择哪一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

本轮审核评估分为两类四种。我校选择评估类型为:第二类第二种,即已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即学校大多数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应用型人才。


6. 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中有哪些重要指标?

共七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培养过程、教学资源与利用、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教学成效。


7. 新一轮审核评估涉及的“1+3+3”报告是什么?

1:《自评报告》。

3 份教学报告:《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

3 份就业报告:《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告》。


8.新一轮审核评估有哪些程序?

评估申请、学校自评、专家评审、反馈结论、限期整改、督导复查。


9. 审核评估专家通常采用哪些考察方法?

深度访谈、座谈、随机听课看课、校内外考察走访、试卷审阅、问题诊断、沟通交流。


10.教师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上课资料: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日志、教材、教学设计、电子课件、参考资料等。

备查资料:试卷、毕业设计(论文)、实习实践、成绩登记表、实习作业、实验报告、达成度分析等教学过程材料。


11. 教师怎么做?

(1)了解评估常识和校史校情,充分认识审核评估的重要意义。

(2)按照学校教育教学规范要求,遵守教学纪律,高质量做好教学工作。

(3)参加专家组指定的有关问卷调查和组织召开的座谈会。

(4)做好专家随机线上、线下听课准备,特别要加强课堂互动,体现课程思政,展现最佳教学状态。

(5)熟悉所在专业历史沿革、培养方案、考研与就业情况。


12. 党政管理、教学辅助、后勤与保卫人员怎么做?

了解评估常识和校史校情,充分认识审核评估的重要意义。坚持“以本为本”, 推进“四个回归”,聚焦“三全育人”,结合岗位育人实际,为学校教育教学、师生工作学习提供优质保障与高质量服务。


13. 职能部门负责人访谈、座谈可能会涉及哪些问题?

(1)本部门工作如何支持、服务本科人才培养。

(2)本部门在支持本科教育教学、优先保障本科教育教学方面的政策措施。

(3)本部门围绕人才培养所做的主要工作及亮点。

(4)本部门与本科教育教学相关的数据。


14. 学院负责人访谈、座谈可能会涉及哪些方面?

(1)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情况

(2)学院在学生、教师、专业、实验室等本科教育教学投入的基本数据。

(3)学院本科专业设置、师资结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情况。

(4)学院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思路、特色亮点、重点举措、主要效果。

(5)学院在院企合作、实践实训能力、双创教育工作方面的措施。

(6)学院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质量监控措施。

(7)学院科研反哺教学,支撑本科人才培养的相关举措。

(8)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建议。


15.学校如何准备新一轮审核评估相关材料?

学校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新一轮审核评估,坚持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准备以下评估相关材料。

基本材料: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近三年学校教学质量报告、申请报告等应该作为评估的基本材料上传至评估系统,不能等到专家需要时再临时提交。

教学档案:教学档案是高校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基础材料,是高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证据”,包括课程大纲、试卷、毕业论文(设计)、实习实践等过程性与终结性材料。教学档案按高校日常管理规定存放,无需做特殊的整理,应保证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在审核评估期间按要求上传,切忌突击整理和弄虚作假。

《自评报告》及支撑材料:《自评报告》等评估材料中的所有结论,应有充足的数据和事实支撑,不能只有结论,没有事实陈述和证明支撑。支撑材料是指用于支撑或证明《自评报告》等所述内容的相关材料,主要包括教学资料、学生学习档案、各类记录性材料、合作协议及其他佐证材料等。支撑材料以高校教学档案为基础,与教学档案有交叉的部分无需单独整理,按要求上传至评估系统,或提供材料索引以方便专家查找、审阅。

引导性材料:主要包括高校职能部门、教学机构、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单位等材料,教学活动安排和人员名单,如校历、课程表、教师名单、学生名单等。


16.学校在线上评估与入校评估环节需要做哪些工作?

线上评估:基本流程包括线上评估开始前,参评学校与项目管理员对接,明确学校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包括系统测试等)。依据评估方案要求,在评估系统中提交基本材料、自评材料及其他材料等。线上评估开始后,专家主要进行材料研读,

线上调阅材料、在线访谈座谈、听课看课等。参评学校根据专家评估工作需要提供相关材料,落实访谈座谈、听课看课安排,组织相关人员按时参加访谈座谈。

线上评估是否听课、调阅学生试卷和论文,由专家组视学校已有常态信息化条件和工作需要与学校协商确定,不搞“一刀切”,也不提出强制性要求。如参评学校具备或部分具备线上听课、调阅的条件,则为专家组提供有条件的课程、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的清单,以便专家组进行线上听课、调阅活动。

入校评估:基本流程包括,入校评估前,专家组组长与参评学校协商入校考察时间、天数、环节和重点考察内容等,参评学校提出是否召开评估说明会(评估第一天)。准备好自评材料、专家案头材料等,协助安排专家组成员交通与住宿、做好经费预算等。入校评估期间, 参评学校根据专家评估考察任务,配合做好听课、访谈、调阅等安排,与专家组商定是否召开专家意见交流会(最后一天)。入校评估结束后,专家组成员离校,参评学校协助做好经费决算、入校评估材料整理等工作。


17.学校如何用好“3+3”报告等常态数据资源?

新一轮审核评估注重常态数据资源的挖掘和使用,依托教育部评估中心“国家数据平台”和学生发展中心“就业数据平台”,形成《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即“3+3”报告)。此外,学校编制公布的近三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也是评估的必备材料。“3+3”报告分别从教学监测数据和就业监测数据、学生和教师体验调查问卷、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问卷的角度对学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提供评价参考,为学校自我评价、判断和改革提供多元视角,是审核评估的重要依据,也可以成为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高度重视常态数据资源的累积和利用,通过评估,建立起“3+3”报告等常态化资源的累积、分析和使用机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差距,深挖学校“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短板和弱项,找准整改方向,精准发力,持续改进,不断累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纵深发展。


《自评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学校简介”“学校自评工作开展情况”“学校自评结果”三部分。要重点阐述学校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做得不好的如何改进”“改进效果如何”等。学校撰写《自评报告》时,不得修改一级、二级标题,指标不能少,重点不能丢,同时还要避免撰写与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无关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对应到一级指标来写,问题具体表现描述对应到二级指标和审核重点。


18.学校需重点关注的“红线”“底线”要求有哪些?

新一轮审核评估对标国家基本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规定,在指标体系中设置“红线”和“底线”要求,体现国家对所有参评学校的刚性约束。在定性指标中,通过增设对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等方面的立德树人“负面清单”,关注高校办学“红线”。在定量指标中,通过设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基本办学条件、学生发展与支持服务方面的要求等“统一必选项”“类型必选项”,列出了办学“底线”标准。对于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等问题突出的高校,教育部和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采取约谈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等问责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