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收调剂专业及人数
专业代码及名称 |
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 |
调剂缺额 |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
01 材料学 02 材料物理与化学 |
25 |
085601 材料工程 |
01能源材料与器件工程 02生化传感材料与医药工程 03环境材料与资源绿色工程 04绿色印刷与上转换发光材料 |
30 |
二、调剂要求
申请调剂考生基本条件须符合《苏州科技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办法》(https://yjsb.usts.edu.cn/info/1048/4213.htm)相关规定。我院接收调剂专业及其相关要求见下表:
接收调剂专业代码及名称 |
调剂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要求 |
调剂考生初试考试科目要求 |
第一志愿学科门类 |
第一志愿专业代码 |
第一志愿专业名称 |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
外国语 |
业务课一 |
业务课二 |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
08工学 |
|
|
101-思想政治理论 |
201-英语(一) 或204-英语(二) |
301-数学(一) 或302-数学(二) |
与调剂专业初试自命题科目相同或相近 |
07理学 |
0702 |
物理学 |
0703 |
化学 |
0710 |
生物学 |
14交叉学科 |
1401 |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
1405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1406 |
纳米科学与工程 |
085601材料工程 |
08工学 |
|
|
101-思想政治理论 |
201-英语(一) 或204-英语(二) |
301-数学(一) 或302-数学(二) |
与调剂专业初试自命题科目相同或相近 |
07理学 |
0702 |
物理学 |
0703 |
化学 |
0710 |
生物学 |
14交叉学科 |
1401 |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
1405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1406 |
纳米科学与工程 |
备注:1. 申请调剂考生须同时满足第一志愿专业范围及初试考试科目要求;
2. 第一志愿报考专业要求为一级学科专业的含其各二级学科专业。
三、复试形式及时间安排
(一)复试形式
调剂复试采用线上方式。主平台使用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备用平台使用“腾讯会议”。
(二)考生资格审查
时间:4月8日下午
考生根据《苏州科技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须知》(https://yjsb.usts.edu.cn/info/1048/4201.htm)要求提前准备相关材料。《资格审查材料》按序汇总合并成为一个pdf文档,并以“复试专业代码-ZGSCCL-考生编号-姓名”命名。《招生复试综合素质考核情况表》(WORD版本)以“复试专业代码-KHQKB-考生编号-姓名”命名,考生将上述文档发送至学院电子邮箱clyjs@mail.usts.edu.cn,审核通过后方可参加复试。
(三)考生模拟测试
时间:4月8日下午
(四)专业能力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
时间:4月9日8:30开始
四、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招生专业名称 |
考试科目名称 |
书名(第X)版 |
作者 |
出版单位 |
出版时间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综合知识 |
《材料分析方法》(第四版) |
周玉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20年 |
材料工程 |
注:(1)参考书目非指定考试用书;
(2) 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科目:①013002物理化学综合基础,②013003无机与分析化学综合基础;加试科目满分 100分,每门课程分数达60分及以上为合格,加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 013002物理化学综合基础参考书目:《物理化学》(第六版) 傅献彩、侯文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年;
(4) 013003无机与分析化学综合基础考书目:《无机与分析化学》(第二版) 许兴友,杜江燕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
五、其他说明
1.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请直接登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调剂服务系统(https://yz.chsi.com.cn/yztj)完成调剂手续,否则调剂无效;
2.请考生确保手机畅通,学院将电话通知进入复试名单的考生;
3.招生咨询:丁老师:0512-68230137 手机18136056662;叶老师:0512-68230221 手机18862301221;邮箱:clyjs@mail.usts.edu.cn;
4.复试内容等信息见学校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以及学院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和相关通知公告。未尽事宜,按上级部门有关文件和要求执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5年4月2日